肯尼亚超级联赛(Kenya Premier League,简称KPL)是肯尼亚最高级别的足球联赛,成立于1963年,是非洲大陆历史悠久的足球联赛之一。近年来,肯超联赛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球迷关注。本文将带您走进肯超联赛,领略非洲足球的魅力。
一、肯超联赛的历史与发展
1. 起源与早期发展
肯尼亚超级联赛的前身是肯尼亚足球联赛,成立于1963年。在最初的几十年里,肯尼亚足球联赛经历了缓慢的发展。直到1980年代,肯尼亚足球才开始逐渐崛起。
2. 联赛改革与崛起
1990年代,肯尼亚足球联赛进行了重大改革,引入了职业联赛制度。这一改革极大地推动了肯尼亚足球的发展,肯超联赛逐渐成为非洲足球的一股新生力量。
3. 国际影响力提升
近年来,肯超联赛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许多肯尼亚球员通过参加肯超联赛,获得了在非洲乃至世界级俱乐部效力的机会。
二、肯超联赛的参赛队伍与赛制
1. 参赛队伍
肯尼亚超级联赛共有18支队伍参赛,其中包括肯尼亚国内俱乐部和海外俱乐部。
2. 赛制
肯超联赛采用双循环赛制,即每支队伍与其他17支队伍各进行两场主客场对决。赛季结束后,根据积分排名决出冠军、亚军和季军。
三、肯超联赛的亮点与特色
1. 球队实力均衡
肯超联赛的球队实力相对均衡,没有绝对的霸主。这使得比赛更加激烈,观赏性更强。
2. 激情四溢的赛场氛围
肯尼亚球迷对足球的热爱程度极高,赛场氛围热烈。每当有精彩瞬间发生,球迷们都会为之欢呼雀跃。
3. 潜力球员涌现
肯超联赛涌现出许多具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他们为肯尼亚足球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肯超联赛的不足与挑战
1. 球队资金实力不足
与欧洲联赛相比,肯超联赛的球队资金实力普遍较弱。这限制了球队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
2. 裁判水平有待提高
肯超联赛的裁判水平有待提高,有时会出现争议判罚,影响比赛的公正性。
3. 赛季安排不合理
肯超联赛的赛季安排相对紧凑,球员和教练的体能消耗较大,容易导致伤病。
五、肯超联赛的未来展望
尽管肯超联赛存在一些不足,但它在非洲足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是对肯超联赛未来的展望:
1. 改善球队资金实力
通过引进外资、提高门票收入等方式,提高球队资金实力,增强球队在转会市场的竞争力。
2. 提高裁判水平
加强裁判培训,提高裁判水平,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3. 优化赛季安排
合理安排赛季,减轻球员和教练的体能消耗,降低伤病风险。
4. 提升国际影响力
通过参加国际比赛、举办国际赛事等方式,提升肯超联赛的国际影响力。
表格:肯超联赛历年冠军
| 年份 | 冠军球队 |
|---|
| 1963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64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65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66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67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68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69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0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1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2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3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4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5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6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7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8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79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0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1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2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3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4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5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6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7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8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89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0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1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2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3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4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5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6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7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8 | 内罗毕圣乔治 |
|---|
| 1999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0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1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2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3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4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5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6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7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8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09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0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1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2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3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4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5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6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7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8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19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20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21 | 内罗毕圣乔治 |
|---|
| 2022 | 内罗毕圣乔治 |
|---|
肯尼亚超级联赛作为非洲足球的一颗璀璨明珠,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肯超联赛会克服不足,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期待肯超联赛的辉煌未来!
谁能提供英超联赛粤语和国语球队名对照
艾宁顿(Accrington Stanley)
艾迪索特(Aldershot)
阿仙奴(Arsenal)
阿士东维拉(Aston Villa)
班列特(Barnet)
班士利(Barnsley)
伯明翰(Birmingham)
布搭纤力般流浪(Blackburn Rovers)
黑池(Blackpool)
保顿(Bolton Wanderers)
波士顿联(Boston United)
般尼茅夫(Bournemouth)
巴拉福特(Bradford City)
宾福特(Brentford)
白礼顿(Brighton& Hove Albion)
布里斯托城(Bristol City)
布里斯托流浪(Bristol Rovers)
般尼(Burnley)
保顿艾尔宾(Burton Albion)
贝利(Bury)
剑桥联(Cambridge United)
肯维岛(Canvey Island)
卡迪夫城(Cardiff City)
卡素尔(Carlisle United)
查尔顿(Charlton Athletic)
车路士(Chelsea)
车顿咸(Cheltenham Town)
车士打(Chester)
车士打菲特(Chesterfield)
高车士打(Colchester United)
高云地利(Coventry City)
克拉雷镇(Crawley Town)
克鲁(Crewe Alexandra)
水晶宫(Crystal Palace)
杜根咸(Dagenham& Redbridge)
达宁顿(Darlington)
打比郡(Derby County)
唐卡士打(Doncaster Rovers)
爱华顿(Everton)
艾斯特城(Exeter City)
法保罗夫(Farnborough)
格困枝悄连森林(Forest Green Rovers)
富咸(Fulham)
基宁咸(Gillingham)
格拉维森(Gravesend& Northfleet)
甘士比(Grimsby Town)
夏利法斯(Halifax Town)
哈特尔浦(Hartlepool United)
荷利霍特(Hereford United)
哈德斯菲尔德(Huddersfield Town)
侯城(Hull City)
叶士域治(Ipswich Town)
京达米士特(Kidderminster Harriers)
列斯联(Leeds United)
李斯特城(Leicester City)
李治(Leigh RMI)
奥连特(Leyton Orient)
林肯城(Lincoln City)
利物浦(Liverpool)
卢顿(Luton Town)
马格斯菲特(Macclesfield Town)
曼城(Manchester City)
曼联(Manchester United)
曼斯菲特(Mansfield Town)
米杜士堡(Middlesbrough)
米禾尔(Millwall)
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 Dons)
莫利金比(Morecambe)
纽卡素(Newcastle United)
诺咸顿(Northampton Town)
维克诺域治(Northwich Victoria)
诺域治(Norwich City)
诺定咸森林(Nottingham Forest)
诺胜(Notts County)
奥咸(Oldham Athletic)
牛津联(Oxford United)
彼德堡(Peterborough United)
普利茅夫(Plymouth Argyle)
维尔港(Port Vale)
朴茨茅夫(Portsmouth)
普雷斯顿(Preston North End)
昆士柏流浪(Queens Park Rangers)
雷丁(Reading)
罗奇代尔(Rochdale)
洛达咸(Rotherham United)
鲁斯顿钻石(Rushden& Diamonds)
史卡保罗夫(Scarborough)
斯肯索普(Scunthorpe United)
锡菲联(Sheffield United)
锡周三(Sheffield Wednesday)
梳士贝利(Shrewsbury Town)
修咸顿(Southampton)
修安联(Southend United)
保罗夫史提芬(Stevenage Borough)
史托港(Stockport County)
史笃城(Stoke City)
新特兰(Sunderland)
斯云斯(Swansea City)
史云顿(Swindon Town)
谭禾夫(Tamworth)
托基联(Torquay United)
热刺(Tottenham Hotspur)
灿美尔(Tranmere Rovers)
华素尔(Walsall)
屈福特(Watford)
西布朗(West Bromwich Albion)
韦斯咸(West Ham United)
维根(Wigan Athletic)
禾京(Woking)
狼队(Wolverhampton Wanderers)
域斯咸(Wrexham)
韦甘比(Wycombe Wanderers)
伊奥华(Yeovil Town)
约克城(York City)
请介绍下美国足球联赛
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是美国最高等级的职业足球联赛,属于美国足球联赛系统中的最高级别,由美国足球总会(USSF或U.S. Soccer)所管理,于1996年举行首届赛事。
历史:
美国足球的历史是一个令人惊讶而陶醉的故事。尽管当体育运动在全世界扩张的时候,美国是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但是作为篮球、棒球和橄榄球的发源地,美国对足球这项运动却从来没有过像全球其他国家那样的痴迷。
然而,美国也从来没有中断同这项运动的接触,在过去30年中,他们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成为世界上足球运动开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初期阶段
美国最早组建的足球俱乐部是波士顿奥奈达队。建立于1862年的这家球会也是英格兰以外地区最早成立的俱乐部之一。1884年,美国足协试着规范了当时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比赛规则,并在同一年组织了不列颠群岛以外地区的第一场国际比赛——由美国队迎战加拿大队。
1914年美国足协(现在的美国足联USSF)加入国际足联,成为了这项与动的官方管理团体。同一年,国家挑战杯(现在的美国开放杯)创立。美国队得到正式认可的国家队比赛出现在1916年,分别前往瑞典和挪威同对手展开较量。
由于美国大学热衷于英式橄榄球和后来的美式橄榄球而冷落了足球,在20世纪初期,足球在美国只是在东海岸的种族融合地区比较流行而已。然而1904年的圣路易斯奥运会上将足球定为表演项目,这座城市也成为该项运动发展的温床,同样得到青睐的还有一些美国中西部城市比如芝加哥和匹兹堡。
参加了第一次全球盛会
1930年,首届国际足联FIFA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美国成为13支受邀参赛的球队之一,并且在相继击败比利时和巴拉圭之后打进了半决赛,他们在半决赛上1-6惨败给阿根廷队,不过迄今为止,那次进入四强仍然是该队在世界杯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随后的大约半个世纪之中,美国足球逐渐凋零,尽管在1950年巴西世界杯上他们曾经有过一次里程碑式的表演,以一支由半职业球员草草组建的球队1-0击败了狂傲的英格兰队。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那场在贝洛霍里松特进行的比赛是FIFA世界杯历史上最大的冷门。
北美足球联赛(NASL)于1968年建立,但是直到三次FIFA世界杯冠军得主贝利(Pele)出人意料的来到这里,并加盟纽约宇宙队,美国足球才开始了真正的复兴。
贝利和美国足球的复兴
北美足球联赛在吸引世界顶级巨星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这也在最初促进了美国足球的复兴。弗朗兹·贝肯鲍尔(Franz Beckenbauer),乔治·贝斯特(George Best),卡洛斯·阿尔贝托(Carlos Alberto),约翰·克鲁伊夫(Johan Cruyff),尤西比奥(Eusebio),特雷弗·弗朗西斯(Trevor Francis),约翰·内斯肯斯(Johan Neeskens)以及其他人都追随贝利来到了这里,在美国各项体育运动交相辉映之际,这些人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足球的地位。
最为重要的是,这还促进了青年足球的复兴,从那时起,参加足球运动的青年人始终占有较高的比率,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美国足球的复苏在1990年达到了一个令人称道的高度,在北美足球联赛正式取消之后五年,美国男子足球国家队40年间第一次晋级FIFA世界杯决赛圈。
次年,美国女足国家队获得了在中国举行的首届FIFA女足世界杯冠军。此后该队始终站在这项运动的巅峰,而美国男子足球队也在随后参加了每一次国际足球的大型赛事。
足球来到美国
1994年,美国以令人吃惊的热情近距离接触了FIFA世界杯,至今他们还保持着现场总观众人数的纪录。作为东道主,该队自1930年以来首次晋级FIFA世界杯淘汰赛,但却在独立日这一天1-0输给了后来的冠军巴西队。
5年之后,美国再次举办了一届最为成功的赛事,FIFA女足世界杯在受欢迎程度以及媒体关注程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洛杉矶90000名热情的球迷面前,美国队第二次高高举起金杯,在这项飞速发展的运动中,她们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球队。
国家队所取得的成功也促进并保障了美国国内男、女顶级联赛的创立,即美国大联盟和美国女足大联盟。尽管对于它们是否拥有长期的经济生存能力始终存在质疑,但事实证明两个联赛都是非常成功的,为美国球员提供了在高水平比赛中锻炼自己的机会。
最近美国足球所取得的成功——2002年韩日世界杯8强和在加拿大进行的首届FIFA19岁以下青年女足锦标赛冠军——更是这些辛勤劳作所收获的果实。
在美国举办的FIFA比赛:• 1994年FIFA世界杯™
• 1999年FIFA女足世界杯
• 2003年FIFA女足世界杯
•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足球赛(示证项目)
•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足球赛
•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足球赛(男子和女子)
现状:
尽管它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一度红火一时的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也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年代。现场上座率不高,电视转播收视率直线下降,如果不是2002年美国队奇迹般地打进8强,男足职业大联盟很可能重蹈女足的覆辙,继1980年代后,再一次关门大吉。
在本土联赛一片萧条的同时,每年夏天邀请欧洲豪门的表演赛——世界足球系列赛,却办得异常红火。通过几次北美之行,曼联、AC米兰等欧洲豪门,已经在美国吸引了大量的球迷。许多欧洲俱乐部,都已经把“北美市场”列为与“东亚市场”同样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是本土联赛球迷缺失,最新统计表明:10多年来,美国人对足球的关心尽管略有升温,但犹如蹩脚的娘娘一瘸一拐。十二年前,“特别喜欢”足球的美国人只有11%,“毫无兴趣者”占49%.美国人确实只喜欢能夺冠的项目。美国女足曾在1991年和1999年两次赢得世界杯冠军,随后网罗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女足人才,推出了“女足大联盟”。可是,第一年的上座率就只有八千上下,如今又跌落到七千左右。相反,早在1981年,一支连续输球的棒球队也平均有两万多的观众。美国曾在1994年主办世界杯,两年后推出男足联赛,可如今不但上座率只有一万多人,而且还把十二支球队砍下两支,并且常年负债经营,累计近三亿美元。相反,棒球联盟却拥有30支球队,NBA也有29支球队,而冰球联盟也有30支球队。;十二年后当美国队晋升八强的今天,“特别喜欢”的人只上升到12%,而“毫无兴趣者”依然高达45%。;另一方面,确实有限的足球迷都成了欧洲足球的拥趸。这是在联赛萧条之外,美国足球另一个可怕的现状。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只会在国家队出征世界杯时,稍稍关心一下足球比赛。最喜欢足球的,恰恰是意大利和拉丁美洲的移民——除非有致命的“杀着”,否则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凭什么说服他们,放弃自己从小习惯的欧洲联赛,去爱上美国职业大联盟?看远一点,美国俱乐部商业运作相对弱势(大联盟作为一个实体,绕开俱乐部直接与队员签约),又缺乏像欧洲球队对球迷“从小抢起”的传统。所以,即使移民的下一代仍旧热爱足球,美国本土联赛,又能用什么来阻止移民们把对于欧洲豪门的热爱,带给自己的孩子?最后一个原因:电视转播退避三舍:美国足球除了缺乏全民基础外,还因为球星无法赚取高薪,电视台也退避三舍。《今日美国》专栏作家赫斯坦德说:“足球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电视的卖点,这不是因为太多的外国人面孔,不是因为美国队成绩太臭,不是因为半天进不了球,而是因为足球本身难以包装和预测。世界杯赛场,球队只能保证三场小组赛。足球无法像奥运会那样加以包装,只有真心喜欢足球的球迷才会观看。”因为如此,迪斯尼集团拥有的美国ABC和ESPN电视台,在投入2800万美元转播1998年世界杯后,拒绝为2002年的世界杯掏钱,累得美国足协只好吐血,以4千万美元买下2002年和2006年两届世界杯的美国电视转播权。
当布拉特强烈谴责欧洲豪门在亚洲疯狂商业巡演、摧毁当地联赛时,他或许也应该关注一下:美国有可能走上与东南亚相同的道路。
附:2006联赛参赛球队:
东岸球队
芝加哥火焰(Chicago Fire)
哥伦布机员(Columbus Crew)
华盛顿联队(D.C. United)
肯萨斯巫师(Kansas City Wizards)
纽约大都会(MetroStars)
新英伦革命(New England Revolution)
西岸球队
美国芝华士(C.D. Chivas USA)
科罗拉多急流(Colorado Rapids)
达拉斯足球会(FC Dallas)
休斯顿1836(Houston 1836)
洛杉矶银河(Los Angeles Galaxy)
皇家盐湖城(Real Salt Lake)
过往曾经参赛球队
迈阿密联合(Miami Fusion,1998年至2001年)
圣荷西地震(San Jose Earthquakes,1996年至2005年)
坦帕湾叛乱(Tampa Bay Mutiny,1996年至2001年)
我手头这么多资料,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博卡青年在五大联赛什么水平
有时候一个球员的悲哀在于选择了金钱,就不能去谋求实现自我价值。两者皆可得的球员也有,但毕竟属于少数中的少数。
好多答案都说孔卡立足不了欧洲,我的看法是孔卡实力具备五大联赛中上游球队核心球员的能力。运气好在豪门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也不是没可能。
我们不能用在中超的踢法去衡量他在欧洲的状态,因为踢法会随着球队或者周围环境(队友)的改变而改变(当然是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就连我在场上每年的踢法都会有变化,尤其是每次更换球队之后,改变踢法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你必须在整体中去寻找适合自己定位的角色。(孔卡不属于我这种小角色球员,更大的可能是围绕孔卡制定一套战术打法)
孔卡在中超属于大包大揽的踢法,能力强自然多干活,因为帮助你的人不多。如果每次分到边路都能突破下底传中,球肯定不会再传回孔卡脚下。所以这是超强的个人能力使然。
孔卡拥有顶级的进攻技能,比如说非常快速的脚下频率,技术好,控球好,脚法好,有大局观,超强的组织能力突破能力,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孔卡有很强的对抗能力。对你没有看错,对抗能力并不是非要拥有强大的身体,我们通俗来说就是不怕踢,球风不软(这一点是适应各种环境必备的素质)。孔卡向前非常坚决,敢于接触身体,也会利用自己的身体,这是想适应高强度对抗必备。
这种个人能力我想到的不是适不适应的问题,而是到哪只球队才不是核心?除非那个球队同位置拥有比孔卡更强大的个人能力(比如说梅西)。孔卡是另一个级别的球员,以我的看法中超大部分效力过欧洲的外援能力都不如孔卡,既然他们都能在欧洲取得成功为什么孔卡不能呢?反而孔卡要更强。
这就是我最开始所说的,这种级别球员面对命运选择时候的权衡。
我曾经和一个大牌外援聊过天,他说他曾有机会去利物浦,但是最终选择来中国。我说为什么?他说当然为了钱,这是摆在眼前确定的东西。
他说我去利物浦谁能保证一帆风顺踢上主力,没有伤病走上人生巅峰(即使这样钱依然没有中国给的多)。如果失败了我的家人怎么办,我的老婆孩子怎么办。退役之后有谁会记得我?谁会把钱给我花,保证我的生活质量呢?只有口袋里的钱是最真实的。
我心想也对,钱和实现自我价值之间非要选一种,我也会选择钱吧。但我太幸运了,我就没有这种烦恼(滑稽)。
我们在这讨论也只是各抒己见罢了,我觉得孔卡自己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执念。毕竟谁不喜欢钞能力?